瑞士诺威尔现代乐团音乐会
发布日期:2010/6/3 10:04:00 作者:
5月末四川音乐学院迎来了瑞士诺威尔现代室内乐团在中国巡演的两场演出。
28日晚第一场音乐会的作品是瑞士国家艺术基金会赞助由诺威尔现代室内乐团委约中、瑞作曲家的新作品,中国作曲家分别是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叶小纲教授的《羊卓雍错》,南京艺术学院邹建平教授的《聊斋故事II》以及我院作曲系主任宋名筑教授的《弦韵II》和上海音乐学院温德青教授的《琴声光亮—向孙文明致敬》。瑞士作曲家分别是曼努德的《崇拜》与迪特尔安曼的《自由交谈》。高质量的演出团队以及成熟的作品,每次的谢幕在场的观众无不报以热烈的掌声。每部作品都以精彩绝伦的写作技巧和默契的演出配合刺激着在场的当代音乐乐迷们。值得一提的是本场音乐会有三位民乐演奏家与该乐团合作演出,整场音乐会也被称为民族传统乐器与西方古典乐器的对话,中国演奏家们投入的演出、高超的技巧也使整场音乐会高超迭起。中国演奏家分别是章红艳、吉炜以及严洁敏。
此次巡演的城市是瑞士La Chaux-du-Milieu、中央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29日晚则是瑞士乐团与我院作曲系合作上演了5部师生的新作品。他们分别是青年教师敖翔的《川剧》,作曲系副主任胡晓教授的《古风臆象》,杨新民教授的《表情变幻》,青年教师毛竹的《九九归一》以及作曲系本科学生张志亮的《行草II》。本场音乐会可谓是老、中、青三代作曲家的音乐语言对话,杨新民教授以三种人类的共同表情语言为切入点,也捕捉着人类对音乐的共鸣,音乐极其形象生动并且刺激到了在场每位观众的音乐触感细胞。胡晓教授的作品用其独特的音乐语言仿佛把听众带入了作者所营造的远古世界,使得在场的观众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回味无穷。青年教师敖翔的作品则取材于川剧,作者以独到的见解以及对川剧精髓的准确把握表现出了作者对其川剧的喜爱,作品十分得当。另一位青年教师毛竹的作品则借以云南哈尼族的民歌特点表现出作者对死亡的内省与自我解析,九位演奏者在简单的旋律线中不断的模仿变形,音色的处理也相当精致。音乐会的最后一个曲目则是本场音乐会唯一一位学生代表张志亮的作品。作品借以书法行草的书写韵律创作而成,音高材料则来源于作者所选用汉字的拼音。虚虚实实的音响,乱中求稳的音乐形态仿佛让观众听到了一副潇洒自如、行如流水的“字画”。
风格迥异的作品高质量的演出使得当代音乐的乐迷们有难得的两次听觉盛宴。瑞士诺威尔现代室内乐团此次已是第二次来到我院进行演出交流,我们期待着该乐团的再次来访也寄望能有更多优秀的新作品演出。同时当代音乐的发展也绝对离不开与观众的直接见面与交流,毕竟从谱面到发出第一声的那一刻作品已经不属于作者本人,作曲家也应该有一个勇于直面观众的心。